为了继续洛伦兹变换和相对效果的讨论,我们考虑一个著名的彼得、保罗“悖论”,假设他们是双胞胎,在同一时间出生。当他们达到驾驶宇宙飞船的年纪,保罗以很大的速率飞走。因为彼得被留在地面上,他看到保罗走得飞快,所有的保罗的时钟看起来变慢了,他的心跳变慢了,他的思维也是,一切都慢了下来,从彼得的视角去看。当然,保罗什么都察觉不到,但是如果他去环球旅行了一段时间,然后返回,他会比彼得更年轻,那个在地面上的人!这是正确的;它是相对论理论的结果之一,它被清晰地阐释过。就像渺子在它们移动时,会持续得更长,保罗在他移动时,也会活得更久。这被那些相信相对论原理就是所有运动都是相对的的人称作“悖论”;他们说,“从保罗的视角看,我们难道不能说彼得正在移动,因此他看起来会长得更慢吗?”通过对称性,仅有的可能是他们在相遇时会一样大。但是为了让他们再到一起,进行比较,保罗要么在旅程的结束,去比较时钟,要么,更简单点儿,他直接回来,回来的人肯定是在移动的,他知道这个,因为他在环绕。当他在环绕时,所有不寻常的事情在他的飞船中发生了——火箭点火,东西被甩在一面墙上,等等——同一时间,彼得毫无感觉。

所以这条规则的描述方式变为,能够感受加速的人,能够看到东西被甩到墙上的,等等,就是更加年轻的;这就是他们在“绝对”感知中的差异,这是正确的。当我们在讨论移动的渺子活得更久的事实时,我们用的是他们在大气层中直线运动的示例。我们也可以在实验室中制造渺子,让它们伴随磁铁,做环形运动,即使是在这样的加速下,它们也会持续得更久,就像它们在做直线运动时。虽然没有人明确地做过实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避开悖论,比较一个处于静止的渺子和一个在做环形运动的渺子,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发现,在做环形运动的持续得更久。虽然我们没有使用一个完整的圆做实验,这真的没必要,因为一切都是一致的。这或许无法满足那些始终坚持每一个单独的事实都应该被直接描述的人们,但是我们可以自信地预测保罗在一个完整的圆中做运动的实验结果。